2025年3月12日,新闻与出版学院在一教312会议室召开少数民族学生返校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林树枫、副书记刘晓棠、学生党支部书记董朔、负责包保帮扶的学生党员及来自学院的65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党支部书记董朔主持。

会上,学生党支部书记董朔通报了自上学期开展“石榴结籽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学生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介绍,通过实施学生党员结对帮扶少数民族学生“五个一”工作目标,实现了省外少数民族新生帮扶覆盖率100%,推动81%的少数民族学生加入了校、院两级学生组织,通过学生包保制度,推动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100余件,依托新闻传播学科优势,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以“三字一画”形式用民族文字书写党的民族政策、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民族融合音乐节”,创建了“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党建引领育人成效显著。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党员与少数民族同学积极发言,表达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与感受,对党员包保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刘晓棠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与诉求后现场落实解决部分问题,以务实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承诺。




林树枫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半年来“石榴结子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党员包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强调广大党员与少数民族同学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帮扶工作。并对全体党员及少数民族同学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积极奋发,锐意进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
二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的:“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着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三是各民族同学要精诚团结,共同进步,把握时代脉搏,肩负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四是全体党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包保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共同绘制新时代高校民族工作的“同心圆”。